下面,我们举一个真题例子来说明问题:在一次重要的会议上,由你为领导起草的大会报告中有一个明显的数据错误,与会代表都知道此数据有误,领导的报告刚刚开始,之后会有多次提到该数据,你将怎么办?
碰见这道题目,如何启迪考生的思维呢?或者如何教给考生一个层次一个层次来回答呢?答好这类题目的理论源泉是什么呢?就是必须符合人类的思维规律和行为规律。碰见任何一个问题,我们的理论出发点是这个事情在我们政府机关应该做成一个什么样子,但是实际上做成一个什么样子。这个所谓的“应该”就是我们的理论出发点。接下来,题目中给出的失误出现了,应该怎么办呢?第一时间就是解决问题,考官关注的一个重点就是看考生如何解决问题。将问题解决完,答题并未结束,因为还要看通过这次的失误,我们对今后的工作有什么启示以及如何改进。这些都是要答出来的。
第一个层次:任何一件事情,本来都是可以做的完美的。那么,对于本题来说,完美的做法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又出现了什么失误呢?我们可以启发考生:“科学的流程、准确的数据,是我们机关开好一次会议的基本要求。可是在这次会议上,由我起草的大会报告缺出现了数据上的错误,这是非常不应该的。应该立即予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