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方案》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2016年年度脱贫任务,坚持政府推动、部门监管、培训机构主办、农民受益的原则,按 照培训与脱贫相结合、培训与素质提升相结合、培训与劳务输转相结合的方针,综合运用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等优惠政策,全面推行培训鉴定实名制管理,深入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维权和输转上门服务行动。全年计划开展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31000人,其中职业技能培训24036人、农村致富带头人示范培训4800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训2164人,劳务输转56.5万人。其中精准扶贫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主要围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劳务品牌项目培训、“两后生”职业技能学历教育(雨露计划)培训、农村致富带头人示范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训等7个项目来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按照省人社厅规定的职业技能鉴定“统考日”,重点围绕石油煤炭开采、机械制造维修、土木工程、建筑安装、种植养殖业、餐饮服务类、家政服务类等44个工种开展鉴定,实现每个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所有参训人员均取得相关培训证书的目标。劳务输转主要针对全市贫困县(区)从事建筑建材、餐饮服务、机电加工、制造业、物流、保安等行业的农村劳动力开展就地转移就业和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地区、新疆、内蒙、宁夏、陕西等西部地区进行劳务输转,确保有劳务输转愿望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应转尽转。
为了保证全市2016年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输转工作顺利实施,《方案》还对各县(区)在综合性培训平台建设、健全部门协作分工机制、大数据平台数据报送、资金拨付使用管理和实施精准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完成时限,并积极引导各县(区)在实施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劳务输转的过程中,要紧密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和贫困劳动力培训意愿,顺应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的需求,以现代服务业、“互联网+”等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方面的技能和创业培训为导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开展现场示范、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定岗培训、校企联合和“点菜式”培训,确保全市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取得实效。